首页 > 诗文 > 刘鹗的诗 >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

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

[清代]:刘鹗

归来乎,我生今踰四十秋,始悔识字求封侯。少年意气极骄偃,谓当平步金变殿。

那知命舛百事难,茧生两足沙漫漫。有时或堕荆棘间,努力自奋终强颜。

归来乎,君不见功成一将万骨枯,髑髅之血犹模糊。

弓藏鸟尽杀韩信,几败公事骂竖儒。笑挥珊瑚示侈靡,岂意奴辈便吾珠?

诛夷封籍可胜道,北风吹山山欲倒。平泉木石又谁家,金谷楼台半芳草。

归来乎,故家猿鹤遮我留,布袍暖胜貂鼠裘。巾车乘兴寻绝壑,展席随意临长流。

周旋世事但鲇头,高节每慕晋宋俦。归来乎,及早归。

生涯虽薄今尚存,尧舜不必吾侪论。携书稳读牛背日,领鹤閒种芝田云。

作劳暮归正当酉,击缶呜呜呼斗酒。

刘鹗简介

唐代·刘鹗的简介

刘鹗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
...〔 ► 刘鹗的诗(249篇)

猜你喜欢

七月朔日闻蛩 其三

弘历

唧唧散凉声,因风度响轻。由来喧本寂,不有灭皆生。

宵景聊复玩,秋怀底事萦。黄姑盼牛渚,屈指若为情。

水龙吟·镇淮楼下旌旗

宋代翁溪园

镇淮楼下旌旗,晶明辉映云山阁。宸旒倚重,折冲千里,无逾秋壑。缓带轻裘,纶巾羽扇,从容筹略。使毡裘胆破,丁宁边吏,无生事,空沙漠。
二十四桥风月,称断楼、卷尽帘箔。绂麟华旦,饱吟玉蕊,款簪金药。驿骑朝驰,宝鞍卖赐,御筵宣押。更赐环促如,中书入令,作汾阳郭。

扈从春际上陵四首 其三

明代于慎行

云间神阙九关开,树杪仙舆万乘来。雾雨萧萧阴辇路,松楸郁郁锁城台。

摐金大乐空山应,裸玉崇仪列辟陪。闻道龙衣亲负土,汉家原庙不胜哀。

雨香馆对雨 其二

弘历

欲拟山如画,犹虞画不如。迎人先洗壒,泽物不分樗。

风势雄偏爽,云容澹自舒。须臾晴旭朗,新黛入烟疏。

送石昌言归蜀

宋代韩维

省署聊休直,皇恩许过家。

朝廷宠儒雅,车骑有光华。

摸鱼儿十五首 其七

清代蒋士铨

别燕云软红尘土,板舆一两轻御。梦魂先到江南岸,画取尚书词句。

红几数、待小建,花坊碎锦亲题署。黄莺相遇,认旧日使君,朱陈村里,乍暖劝农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