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思于思的成语故事

拼音yú sī yú sī
基本解释思:同腮;于思:鬓须茂盛的样子。指胡须长而多的人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于思于思,弃甲复来。”
于思于思的典故
春秋时期,郑国和宋国发生了战争,宋军统帅华元在犒劳将士时忘记了自己的车夫羊斟。羊斟怀恨在心,驾着战车把华元送到敌营,华元被俘,后来他逃回宋国,去巡视修城墙工事,遭到民工的讥笑:“胡子满腮,于思于思,丢盔弃甲还挺神气!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于思于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冰壶秋月 | 宋 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 |
费尽心思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牵强附会,费尽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。” 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快马加鞭 | 明 徐姬《杀狗记 看书苦谏》:“何不快马加鞭,迳赶至苍山,救取伯伯。” |
严阵以待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 |
户限为穿 | 唐 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(智永禅师)积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。” |
安安静静 |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 |
掉以轻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故吾每为文章,未尝敢以轻心掉之。” |
明争暗斗 |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两方明争暗斗,各不相让,一天利害一天,闹成所谓‘府院之争’。” |
高步阔视 |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冷秋江》:“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阔视,持大扇击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东》,于于然来。群鬼尽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