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下学的成语故事


不愧下学

拼音bù kuì xià xué

基本解释愧:惭愧。不耻下问,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。
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愧下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愧下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十万火急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。”
二百五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3回:“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
铁郭金城 清·冯桂芬《公启曾协揆》:“大军一至,朽珠枯木亦助声威;大军不至,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。”
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咨传》:“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以权谋私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旁征博引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生数典已穷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。”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
进道若退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