羞与为伍的成语故事


羞与为伍

拼音xiū yǔ wéi wǔ

基本解释把跟它在一起看作羞耻的事。形容蔑视对方;不愿意同行或同列。伍:在一起;作同伴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列传》:“逮桓灵之间,主荒政谬,国命委于阉寺,士子羞与为伍。”


羞与为伍的典故

秦末汉初时,由于汉王刘邦能够招贤纳士,广罗人才,所以许多有本领的谋士、大将纷纷投在他的门下。在这些人才中,韩信是一个突出的人物,曾被萧何称为“国士无双”的难得之将才。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,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,为后来西汉王朝的建立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由于韩信功高势大,引起了不少人的妒嫉,也引起了刘邦的不安。汉朝建立不久,有人向刘邦报告,说韩信想谋反,刘邦用计逮捕了他,后因查无实据,才放了他。

韩信虽然被释放并封为淮阴侯,但心中总是闷闷不乐。他始终认为自己功劳大,本领高,对其他一些大臣和将领都看不上,便经常告病不上朝。他眼见周勃、樊哙、灌婴等人人前一套,人后一套,更是不愿意和他们一块儿上朝。

有一次,韩信从樊哙的门口经过,樊哙很殷勤地把他请到家里,很客气地说:“大王肯光临敝舍,臣下我感到十分荣幸。”韩信本来就瞧不起樊哙,现在见樊哙虚情假义地来这一套,越觉讨嫌,坐了一会儿,就告辞了。樊哙跪着把韩信送走。韩信一出大门,笑了笑说:“我真丢人,这一辈子竟然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!”

“羞与哙伍”即以和樊哙这样的人在一起共事感到羞耻,据此,人们引伸出“羞与为伍”这句成语,表示耻于同自己所轻视的人在一起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羞与为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殊途同归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扬眉吐气 唐 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”
全科人儿
筋疲力竭 唐 元稹《有酒》诗:“精卫衔芦塞海溢,枯鱼喷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鳍焦甲裂身已干。”
陌路相逢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难言;欲言情,又无情可言。”
说一不二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
臭名远扬 《宋书 刘义真传》:“案车骑将军义真,凶恶之性,爰自稚弱,咸阳之酷,臭声远播。”
争先恐后 明 屠勋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》:“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。”
今来古往 唐·崔珏《道林寺》诗:“今来古往人满地,劳生未了归丘墟。”
经纬天下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普施明法,经纬天下,永为仪则。”